Service Bg

受新北動保處邀請 舉辦-龍貓飼養入門與基本照顧 課程

《龍貓飼養入門與基本照顧》

時間:2025 年 5 月 20 日(二)14:00–15:00

地點:新北市動物保護防疫處3樓會議室(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一段157巷2號)

主講人:盧主鍵 理事長 / 社團法人台灣龍貓(絨鼠)交流發展協會

在特寵風潮日漸盛行的今日,許多動物逐漸從野生走入家庭、成為寵物的一員,然而伴隨而來的卻是資訊落差、錯誤飼養、棄養等日益嚴重的問題。此次由新北市動保處舉辦的非犬貓課程特別邀請本協會理事長:盧主鍵,分享多年來推廣龍貓正確飼養的第一手經驗,帶領學員從零開始了解這種高敏感度、需要高標準照顧的特寵──龍貓(Chinchilla)。

課程核心內容:

  1. 龍貓的生物特性與習性:為何牠們不是「適合所有人飼養」的寵物?
  2. 日常照顧指南:包含飲食、環境、衛生與心理健康的建立。
  3. 錯誤觀念破解:例如不適合洗澡、水瓶選擇、籠舍設計等常見誤區。
  4. 醫療與老年照護基礎知識:早期發現、延緩退化、提升壽命品質。
  5. 責任與倫理:強調「飼養是承諾,不是擁有」,從動物福祉思維出發,養出健康的龍貓,也養出成熟的飼主。

為何推廣正確飼養觀念,是當代的責任?

近年來,特寵市場因網路風潮與短影音平台的影響,許多民眾對龍貓、蜜袋鼯、刺蝟、守宮等動物產生誤解──認為可愛、療癒就等於好養、低門檻。事實上,這些動物普遍來自高原、沙漠、熱帶雨林等特殊環境,對環境條件的要求極高,一旦照顧不當,極易出現心理與身體上的崩潰。

錯誤的飼養觀念,造成的不僅是動物的苦難,也反映出我們社會在「尊重生命」這件事上的不足。因此,透過教育與專業知識的分享,是避免悲劇發生的根本解方。

飼主的道德責任:

養一隻動物,不只是提供食物與空間,更是承擔一段生命的長期照顧。這代表我們必須:

  • 事前做好功課,而不是衝動購買。
  • 理解物種的需求,而不是用人的想像套用在動物身上。
  • 有能力照顧到終老,而不是在可愛消退後選擇棄養。
  • 尊重每個生命的獨特性與不可替代性,不是商品化、炫耀化。

這場課程不只是動保教育的延伸,更是一次社會責任的實踐。

當我們願意放下自我中心,靜下心來了解一種動物的需求,

我們就離成為一位合格的「生命守護者」更近一步。

希望透過這堂由盧主鍵理事長主講的實務課程,讓每一位參與者不僅獲得知識,也能對「正確飼養」這四個字,有更深一層的理解與尊重。唯有教育能改變未來,讓特寵不再是時尚浪潮下的犧牲品,而是真正成為家庭中的一份子。

Img 8269